成长型思维模式(Growth Mindset):打破思想枷锁,重新定义成功

成长型思维模式(Growth Mindset):打破思想枷锁,重新定义成功

思维模式的力量

你认为每个人的智力、性格是天生的、固定的?还是可以后天培养、发展的?在过往的人生中,你是不断的企图证明自己是正确的、优秀的?还是不在乎失败和否定,把变成更好的自己作为目标?

我们对自我、对世界的认知都源自每个人的“Mindset - 思维模式”,它影响着我们对相同事物的不同想法,相同想法产生的不同行为。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·德韦克在她的经典作品《终身成长-重新定义成功的思维模式》一书中,解释了两种思维模式—Fixed Mindset & Growth Mindset - 固定型和成长型思维模式,以及它们对我们人生的影响。

本文中我尝试解释这两种思维模式的区别,为什么成长型思维模式能够帮助你从学习中获得快乐、更好的面对失败,以及如何培养成长型思维模式,从而发挥你独特的潜能并收获喜悦的人生旅程。

固定型 VS 成长型

在高中的时候,我比较擅长数学和物理,但是语文成绩十分拖后腿。好几次考试之后成绩还是没有起色,这时我不禁暗自哀叹“我可能真的是没有语言天赋吧“。现在想来,这种想法就是一种“固定型思维模式“了,我把这些所谓的失败解释成了自己缺少了某些天分,为自己开脱。

另一方面小时候经常因为成绩不错被夸奖“聪明”,这种夸奖虽然让人感觉良好但是却不知不觉给自己套上了一副枷锁,从此你要不停的证明自己是“聪明”的,每当成绩或者行为没有能够看起来“聪明”的时候就会产生强烈的挫败感。

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小时候被公认为“聪明”的孩子反而在社会中无法取得很高的成就,无法发挥自己真正的潜力的一个原因。因为他们不敢犯错,不敢接受挑战,面对挫折容易一蹶不振,但是殊不知人生中的失败和挑战才是成长的养料。

卡罗尔教授在她的书中写到:“在固定型思维模式中,人们相信他们基本的特质,例如智力或者天分,都是与生俱来无法改变的。他们花费时间去证明,而不是去培养和发展自我的智力或天分。他们还相信不是努力而是天分,才是成功的唯一要素。“

“在成长型思维模式中,人们相信他们的大部分基本的能力都能够通过刻意、努力的练习进行培养和发展—智力和天分都只是一切的起点。这种自我认知能够创造对学习的热爱和思维的弹性,而这些都是取得伟大成就的基石。“

可见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其实源自不同的自我认知,随着近代神经科学以及认知科学研究取得成果,我们大脑的运作模式更加倾向于支持成长型思维模式。

来自神经科学的支持

过去的传统经验认为,我们的大脑的神经结构是固定不变的,但是现代神经科学证明了神经的可塑性。也就是说我们的神经连接是可以通过重复经验实现改变的,大脑会不断加强它认为重要的神经连接,减弱不重要的连接,神经元也在不断的生长和死亡,且这种可塑性在婴儿时期之后也都会一直存在。

这就意味着,只要你不断按照自己的意愿训练自己的思维,你就能变成想要成为的模样。你的智力和天分也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进行培养实现进步,没有什么能够阻碍你学习新事物,接受新想法,增长知识,获得智慧,只要不断的努力你就能够成为更好的自己。

两个方向的选择

当你选择了不同的思维模式,其实就选择了看待自我和世界的方式。

  1. 面对挑战的时候,固定型思维模式倾向于逃避,而成长型思维模式倾向于拥抱挑战,尝试不断扩展自我的边界,打破舒适圈,把获得新视野、新能力的喜悦看的比安逸、舒适来的重要;
  2. 面对挫折和失败的时候,固定型思维模式觉得已经付出的努力白白浪费了,干脆全部放弃,就像旅途中被一粒磨脚的石头打消了前进的想法。而成长型思维认为失败并不是“失败者”的标志,相反放弃才是。失败正是学习“为什么这样行不通”的好机会,继续尝试,继续失败,但是每次都又一个“更好的失败”,知道成功的到来;
  3. 关于努力的重要性,固定型思维模式经常羡慕甚至嫉妒那些“有天赋”或者“天才”的人,而不是那些“努力”的人,潜意识里认为努力根本无法填补平庸和天才之间的鸿沟。成长型思维模式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能够成为爱因斯坦或者贝多芬,而是指出每个人的潜力都是未知的。如果把个人的目标设为“成为最好的自己”,那么你就更有可能发挥出自身的潜能。假设有一天你真的成为了最好的那个自己,那么不论那时的你是谁,你都不会有一丝悔恨不是?
  4. 受到质疑和批评的时候,固定型思维模式经常把别人对“表现”的评价等同于对自我身份的质疑。成长型思维模式能够把“表现”和“身份”区别开来,从批评中汲取有益的营养,帮助自己成长;
  5. 看到别人的成功时,固定型思维模式让我们时常嫉妒他们,而忽略他们为了此刻的成功努力了多久、付出了多少。成长型思维模式则提醒我们从他人的成功中获取激励和灵感,如果你有和他们一样对成功的强烈渴望以及努力,你也可以做到他们能够做到的事情。

把成长型的思维模式应用到生活和工作中,能够产生积极的效果。例如固定思维模式认为完美的情侣应该能心意相通,但是实际上每一段好的亲密关系都不是从天而降理所当然的,关系的维护需要不断的努力。每一段好的关系也都不是完美的,我们的伴侣或者朋友都不完美,但是如果接受这一点,把冲突看作增进情感和友谊的一种方式,那么我们就是在为了共同的目标努力,而不是站在双方的对立面。

同时这两种思维模式也不是非此即彼独立存在的,两者类似一个光谱的两端,我们大多数人都处在中间的位置,但是我们可以刻意的培养,让自己朝着成长型一侧前进。

如何培育成长型思维模式

在当今社会传媒以及教育环境还未转换思路的时候,舆论中追捧的还是“天才”,家长念叨的还是“不能输在起跑线上”,评价体系考核的还是“结果”,但是如果我们不假思索的被环境影响,就很难体会到生命的自由和喜悦,找不到人生的意义。

培育一种成长型的思维模式能够帮助我们打破思维的牢笼,有机会探索一个新的世界。下面是我培养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一些个人经验,希望能够给你一些启发。

  1. 牢记大脑神经的可塑性,你的思维模式可以被自己塑造,你也能够成为你想要的样子;
  2. 把注意力集中在过程而不是结果上,享受不断的充实和进步,而不是最后一瞬间短暂的欢愉;
  3. 使用一个神奇的字眼“”。当遇到挫折,把原本的“我不擅长这个“,替换成”我不擅长这个“。“还”这个字会提醒你你只是还没有足够的努力,或者还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,只要不放弃你就一点一点地接近成功。卡罗尔教授的一个著名TED演讲详细介绍了这个简单技巧带来的巨大改变,我把视频链接贴在下面方便观看。
    Carol Dweck: The power of believing that you can improve

培育成长型的思维模式是伴随一生的过程,但是也是取得成就,获得成功的基础,希望这篇文章能够给你一点启发。

May the growth mindset be with you!

Subscribe to 董双赫|SHD

Don’t miss out on the latest issues. Sign up now to get access to the library of members-only issues.
jamie@example.com
Subscrib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