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必读新书】一个怎么够用|如何构建你的第二大脑

最近刚刚读完非常有收获的一本书——”Building a Second Brain“。 通过系统的方式,解决我们在信息爆炸时代如何记忆知识、发现灵感、勇敢创作的难题。

【必读新书】一个怎么够用|如何构建你的第二大脑

最近刚刚读完非常有收获的一本书——”Building a Second Brain“。对我的整个生产力系统产生了非常巨大的提升。

这本书的作者是Tiago Forte,很早之前我就通过他的博客学习了很多提高生产力的技巧。现在他把多年通过实践和教学获得的经验进行了总结,成为一套完整的个人知识管理系统。

为什么我们需要第二个大脑(知识管理系统)

信息匮乏的时代已经过去,如今我们面临的反而是知识的爆炸增长。

据《纽约时报》报道,普通人每天对新信息的消费总和达到惊人的34GB。根据国际数据公司的报告,我们每周工作五天,但平均要花超过一天的时间来寻找我们工作所需的信息。更糟的是,这其中有一半的时间我们根本找不到。

但是,就像David Allen说的「大脑是用来思考的,而不是用来存储信息的」。

这本书的理念就是通过为每个人搭建一个第二大脑,帮助我们记忆海量的知识,发现灵感,无痛创作。

搭建第二大脑的四个步骤,简称为CODE

Capture - 捕捉

捕捉信息和知识是搭建第二大脑的第一步,很多创作者都用这个方法来抓住灵感。

泰勒·斯威夫特是现代流行音乐和乡村音乐的偶像,也是历史上最畅销的音乐艺术家之一。在她的职业生涯中,Taylor发布了五部纪录片,展示了她创造性的歌曲创作过程。

她说:“我经常会消失在手机里,因为我的手机是我记笔记的地方,是我编辑歌曲的地方。”她会在手机上记录任何在她脑海中闪烁的歌词片段或旋律。

手机可以随身携带,因此能够从任何地方访问笔记,并在几秒钟内把记录下的灵感发送到制作人和合作伙伴。他们发回的任何反馈也可以直接写进她的笔记中。

所以,Taylor歌词中那些细腻的关于生活和成长的感悟其实都是通过这种有意识,有系统的捕捉实现的。

但是俗话说得好弱水三千,只取一瓢,决定哪些内容值得收集,有四个判断标准

  1. 是否对我有启发。比如我喜欢跟计算机,思维模型,生产力相关的内容,跟这些相关的我才会收集下来;
  2. 是否有用。比如一些数据,图表,名人名言等,未来可以作为素材的内容;
  3. 是否个人的感受。比如每天的收获,反思等等,都是非常值得记录和回顾的内容;
  4. 是否打破认知。为了避免认知偏见,一些跟我们现有认知有冲突的观点和事实,也值得记录。

总之,捕捉信息和知识的原则,就是跟随直觉的指引,朝着热爱的方向前进。

Organize - 整理

随着发现和收集越来越多有趣的信息,下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整理他们。

使用过稍后阅读功能的人可能都有这样的体验,积累的文章成百上千之后,很快稍后阅读就变成了再也不读。笔记也是一样,如果按照图书馆那样分类整理其实对我们没有更大的帮助,那些信息仍然静静躺在那里,慢慢过时和腐烂。

信息最终需要使用才能发挥作用,因此整理的时候也应该以此为目标。

所以Tiago的整理方法,不同于我们根据信息来源进行整理的思路,是根据信息未来归宿进行整理的。也就是这些信息的「可用性」,或者说未来你会用这些信息做什么。

整理的原则非常简单,围绕一个问题:它在什么情况下中能被用到?

这套整理方法简称为PARA,就是根据可用性的高低分为四个不同的类别:

  • 项目(Projects):工作或生活中正在进行的短期任务,比如写一篇文章,制作一个视频(与GTD中的项目类似)
  • 领域(Areas):希望长期担任的角色或者职责,比如工作中定位,生活中的责任等等
  • 资源(Resources):未来可能有用的主题或你兴趣的领域,比如咖啡,旅游,或者研究资料,收集的报告,学习的课程笔记等等
  • 归档(Archives):这里保存以上三个类别中不再有「可用性」的内容,比如已经完成的项目,不再负责的领域,或者不再感兴趣的内容等

具体的,我们用四个问题判断信息的「可用性」,用漏斗模式进行整理:

  1. 这在信息在哪个项目中最有用?
  2. 如果没有,在哪个领域最有用?
  3. 如果没有,这属于哪类资源?
  4. 如果没有,放置在档案中。

总结一下,一个知识是否有价值不在于它是否井井有条,标签整洁,而是它是否会对你很在乎的事情产生影响,按照这个原则进行整理,一切都会各安其位。

Distill - 提纯

知识管理的另一个问题,就是随着时间的流逝,我们会渐渐忘记当初记录的内容。

比如读一本书的时候我们可能记录了几千字的笔记,一年之后回看可能需要全部重新读一遍才能回忆起重点。

所以影响笔记「可用性」的一个关键点就是是否能够快速回忆起笔记的内容,我们最熟悉的方法当然就是学生时代的老方法「划重点」。

本书介绍了一种更好用的划重点的方法,叫做「渐进式总结」,或者称为金字塔形总结方式。

我们可以形象的把这个过程称为提纯

历史上的创造力大师,其实都是使用这种方法的高手。

比如,毕加索最著名的绘画之一,毕加索的公牛,就给我们展示了提纯过程的生动一课。这是他为研究公牛的基本形式而绘制的一系列图像。

可以看到,刚开始他不断丰富公牛的细节,到第四张图之后,他就开始尝试勾勒出公牛骨骼和肌肉的主要线条。

最终,仅用几笔,就划出了公牛的精髓。

我们为笔记提纯的过程也十分类似。

具体方法是,首先划出内容的重点,然后用不同的标记划出重点中的重点,最后可以再做一个个人总结。

每一层提纯出的重点应该只是上一层的1/10-1/5.

每次你使用一个笔记,就可以进行一次提纯,如此未来的你就能通过这些重点快速回忆起内容,更轻松的使用他们了。

Express - 创作

知识管理的最后一个步骤,其实超越了管理,而是,通过对知识的使用,达成目标的创作。

比如我们读书是为了自己更好的明理,我们学习是为了获得技能,我们通过管理知识,最终是为了产出成果。

在这个过程中,一个常见的误解是,所有的创作都是从一张白纸开始的。其实,并不是,所有的创作都是对现有素材某种形式的重新组合。

因此,我们的创作每天都在进行,只要是记录下来的内容,都是你创作的素材。

当我们想开始一个新的项目,如何从第二大脑中找到合适的素材呢?

书中介绍了四种方法:

  • 搜索,相关的内容
  • 浏览,相关文件夹和分类
  • 标签,可以把不同文件夹但是相似主题的内容呈现在一起
  • 幸运女神,有时也能帮你获得灵感

我想重点说的是搜索,这是一个对我很有启发的建议。

因为我之前寻找信息的方式还停留在传统的图书馆时代,按照类别,找到子类别,层层往下寻找。

但是现在科技带给我们的一个好处就是,搜索功能已经非常强大了,比如Apple Notes里甚至可以搜索手写和PDF文档里的内容。

所以,优先使用搜索,能让创作过程更加轻松。

以上就是构建我们第二大脑的CODE的整个流程了。

我使用的工具

捕捉信息的工具,我在用的主要有ThingsApple Notes

整理笔记,创作的工作,我全部在Apple Notes里进行。

之前我也用过很多笔记工具,比如Evernote,Notion,Obsidian等等,但是最终还是因为简洁,可靠选择苹果自带的备忘录。

感悟和杂谈

我之前做过一个手机自动生成日记模板的视频,让我没想到的是留言里有很多朋友说,现在还有人写日记吗。

我在反思为什么我们对写日记这么反感,或者这么不重视。

想到的一个原因可能是小时候,学校或者家长把写日记变成了一种任务,一个负担。导致这个非常好的习惯,在我们初次接触的时候因为使用不当,造成了相反的效果。

Building a second brain 这本书改变了我对待信息和知识的态度,现在只要是有用的信息我都会有意识的收集,整理,提炼,然后创作成为视频或者文章。

从接触笔记,到反感笔记,再到重新爱上笔记,这个不断更新自我认知的过程,就是终身学习的意义吧。


如果你喜欢视频形式,可以在YoutubeB站找到本文的视频版本~

Subscribe to 董双赫|SHD

Don’t miss out on the latest issues. Sign up now to get access to the library of members-only issues.
jamie@example.com
Subscribe